各地名产特产推荐--酱油篇

湘潭龙牌酱油
  龙牌酱油是湖南湘潭市的著名特产,始于清乾隆末年的吴元泰酱园,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。   湘潭龙牌酱油具有色美味鲜、香味浓郁、咸中带甜、久贮无浑浊、无沉淀、无霉花等特点,是我国酱油中的佳品。据县志记载,早在清代乾隆年间,龙牌酱油就有汁浓郁,色乌红,香温馨,色、香、味"三绝"的美称。清代诗人何绍基写诗赞曰:"一滴味无穷,三餐人永寿"。( 长沙)……[详细]
“合川牌”酱油
  创始于光绪年间,最初由合川人戴大成在外孝义街开办大成酱园作坊,生产“口茉酱油”。接着江北人邹甫臣在北门外三步梯,开设民利权酱园作坊,生产“珍品酱油。”当时以戴大成酱油最佳。在清末民初,四川民间就流传着“合川酱油保宁醋丰都盛产豆腐乳”的民谣。20年代末,邹甫臣之孙邹莹洁从日本留学归来,与父同袭祖业,把科学酿制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,使产品质量迅速提高。民国21年,民利权的珍品酱油,在四川省物展会上荣获优质酱油银质奖章和奖状。由此合川酱油声誉提高,销量信增。解放后,1956年3家私营酱国厂合并成立合川市……[详细]
中坝酱油
   中坝酱油是绵阳江油市的特产。酱油以优质大豆为主料,日晒夜露,天然发酵。色淡汁稠,体态澄清,豉香浓郁,滋味鲜美,久存不生花、不变质,适用于烹制各种菜肴,尤其适合日常炒菜,属上乘调味佳品。中坝酱油产自于四川省绵阳市管辖的江油市,据史-载,川北中坝,自古为酿酱之乡,其品味之冠以北门清香园为属。明末清初,已为闻名遐迩之特产。用口蘑为配料精心酿制的酱油汁稠色艳,咸甜适度,天然鲜香,营养丰富,取名为“中坝口蘑酱油”。Trd 道光初年,江油著名的酱园清香园园主之子韩铣中举,道光七年官居道台,韩铣赴京谢恩之际……[详细]
甜酱油
  通海甜酱油为云南传统名产,素以咸甜兼备的独特风味而深为云南广大城乡消费者所喜爱。历史上,通海“调鼎斋”的酱油曾远销北京、香港等地。原料配方(成品100千克) 、酱醅50千克、 红糖14千克、 饴糖54千克、 食盐7.5千克 、香料100克 、酒曲200克。制作方法 1.原料选择:生产这种甜酱油的原料是黄豆酱醅、红糖、饴糖、食盐、香料和酒曲。酱醅色黄红褐,味道鲜咸;红糖以盘溪竹园红糖为佳;饴糖色红透明,浓度在50′Be′以上;食盐为甲炕锅盐。2.制作酱醅:先将选好的豆洗净,浸泡20小时,上甑蒸至绵……[详细]
广南酱油
  广南酱油是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特产。广南酱油原料选用黄豆、糯米、麦芽、红糖、蜂蜜、麦麸等合制而成,呈深板栗色,酱汁色黑透红,味香回甜,浓郁爽口,久贮不霉变。 广南酱油,又名清酱。原称“涌丰号” 酱油,是地方传统调味品。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,清同治年间曹家和蒙家创办酱园,有“曹清酱” 与“蒙清酱” 之称。业主曹文彩夫妇自清同治二年(1863年)始建缸生产,其子曹绍武继承父业并扩大生产,后由他的儿媳掌握配方,继续保持产品质量。30年代“涌丰号” 还在昆明东寺街设店铺经销。进入公私合营后,“曹清酱……[详细]
西螺酱油
  历时百年的西螺酱油,之所以历久不衰,是因为以纯黑豆酿造。与坊间黄豆+小麦酿制或者速酿酱油(化学酱油)大不相同;黑豆加上气候、水质等天然环境,酱油之乡就在西螺。   知名老品牌“丸庄”,推出酱油观光车间,厂区后方有一整排像韩剧《大长今》的大酱缸,游客可以实地感受开瓮、闻香的乐趣,除了传统酱油器具展示、酱油历史与大分类,也可以预约参加荫豉DIY ,参观免费,DIY每人200元(新台币,下同)。   一样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瑞春酱油,曾是马英九Long Stay的落脚地,第三代传人钟政达说,镇店之……[详细]
三伏酱油
   上冈酱醋厂产品。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。1974年作为江苏省唯一出口的酱油产品,远销日本、加拿大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国家和地区。建湖县上冈酱醋厂生产的黄海牌三伏酱油,历史悠久,驰名中外。相传在100多年前,有个熟谙制酱技术的镇江人来到上冈开了一爿王记酱园,以优质的面粉做成坯饼,采用民间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曲发酵,经过盛夏头伏、中伏、末伏的日晒夜露,抽出的酱油取名为“三伏酱油”。1915年该产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,并获得金奖。  上冈酱醋厂按照传统的发酵工艺,选用优质的面粉、黄……[详细]
合川酱油
  “合川牌”酱油创始于光绪年间,最初由合川人戴大成在外孝义街开办大成酱园作坊,生产“口茉酱油”。接着江北人邹甫臣在北门外三步梯,开设民利权酱园作坊,生产“珍品酱油。”当时以戴大成酱油最佳。在清末民初,四川民间就流传着“合川酱油保宁醋丰都盛产豆腐乳”的民谣。20年代末,邹甫臣之孙邹莹洁从日本留学归来,与父同袭祖业,把科学酿制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,使产品质量迅速提高。民国21年,民利权的珍品酱油,在四川省物展会上荣获优质酱油银质奖章和奖状。由此合川酱油声誉提高,销量信增。 解放后,1956年3家私营酱国……[详细]
宝秀五香咸甜酱油
  宝秀是石屏县的一个镇,也是云南农村最大的集镇之一。宝秀五香咸甜酱油的生产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,是在民国年间由当地一张姓人家从外地引进生产酱油的技术,再经摸索各种配方研制而成的。这种酱油在滇中一带享有盛誉。宝秀五香咸甜酱油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,以糯米或红米碾成面,配加当归、木香、红花砂仁、党参、茯苓、丁香等80种中草药配制为发酵药曲,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发酵酿制而成。制作时,先把黄豆经炒、煮、蒸,按比例配加中草药粉,抖匀做成豆饼,捂半个月;将豆饼取出碾碎,放入瓦缸或水泥池,掺入足度的食盐水拌匀发酵,成……[详细]
奇泉酱油
    伊芦山上的奇泉,是两个天然浑成相连有齐腰深的水潭,虽似两个潭,实在一泉中。一年四季,无论旱涝,其泉水静若处子,从不涨落竭涸。  多少年,伊芦人,乃至海州人,徒步百里,取奇泉圣水,皆因她有神奇功效。山上山下,祖辈饮食奇泉水的村民,老者耳聪目明,中年身强力壮,少年才智过人。  科学化验表明,奇泉水既具强心健脾、防病治病、降压降脂、平衡气血之效,也有开发智力、增强记忆、启发思维之功。  伊芦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,继承了传统优势,利用传统工艺,根据奇泉水的日升量,新建酱油厂,这就是现在名扬省内外的“……[详细]
通海酱油
  通海酱油是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特产。通海酱油传统工艺,历史悠久,配方独特,很受顾客欢迎,是餐桌上的调味佳品。通海酱油,自清朝嘉庆末年(公元一八二○年)张从正设立调鼎香斋酱油坊开始酿制以来,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,随后有赵子完设立品香斋,刘禹功设立鼎香斋,台益设立永香斋;黄西源设立调美斋,赵以南之父设立和美斋,王伯元设立兴顺号,是为有名的七家酱园。一九○九年滇越铁路通车前,发展至二十三家,是为鼎盛时期。七家酱园中,四街有鼎香斋和永香斋两家以选料精良、质量认真、讲究信用,闻名全省。民国初年,通海酱油禄……[详细]
梓山酱油
  梓山酱油久负盛名,以其浓度高,色泽鲜艳,酱香浓郁,酱体醇厚,经久不坏,愈存愈佳等特点。据《赣州府志》记载,至今已有290多年的生产历史,清朝曾列为贡品,是于都的传统特产。……[详细]
黄海牌三伏酱油
  上冈酱醋厂产品。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。1974年作为江苏省唯一出口的酱油产品,远销日本、加拿大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国家和地区。中国盐城网提供( 盐城)……[详细]
天津红钟酱油
  红钟牌酱油的始创人叫李惠南。1919年他东渡日本留学,就读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 系,他认为日本利用现代化学方法制造酱油颇为可取,遂致力于此项研究。1927年,他在天津北营门西大街办起了“宏中酱油厂”,后又扩建为“宏中酱油股份有限公司”,产品定名为 “宏钟”牌酱油。……[详细]
长泰酱油
  长泰酱油生产历史悠久。“健将”牌黄豆酱油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名产,它采用纯正东北黄豆为原料,天然晒露酿造工艺进行生产。选用优质的大豆经过浸泡、蒸煮、接种、制曲、落缸酱醅发酵、淋油、高温瞬时杀菌、沉淀、过滤、分装等工序精制而成。酱油的色泽鲜艳,酱香及酯香浓郁醇正,无不良气味,滋味鲜美,醇厚柔长。咸甜适口,属上乘调味佳品。“健将”系列调味品,以冠王鼓油膏、百老抽酱油等等品种占据市场分额。冠王鼓油膏以精选优质黑豆(生仁黑)为原料,天然晒露发酵八个月以上,萃取原汁再经自然力(原光暴晒)提升品质二至三年,不添……[详细]